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
時至第33屆“世界水日”
第38屆“中國水周”
與我們一同在文物中尋找水的蹤跡
在歷史的長河里聽浪花聲聲

水滋養(yǎng)萬物,又與糧食釀成美酒
這件龍形觥是存世青銅器中的孤品
專家認為是商人的酒器
造型流暢具有水的動感

古時的青銅器常裝飾繁復的紋飾
這件晉公盤別具一格,裝飾與水息息相關(guān)
盤中裝飾水鳥、青蛙、游魚、烏龜
鳥喙可以自由開合,龜首能夠伸縮轉(zhuǎn)體
晉公盤作為一個盥洗器
營造出了一個水上動物樂園
相傳是晉文公送給愛女孟姬的出嫁禮物
隨流水轉(zhuǎn)動,寄托思鄉(xiāng)之情

水色清澈一如玻璃般透明
這件鴨形玻璃注,專家稱可能來自古羅馬
經(jīng)由絲綢之路來到中國
見證東西文明交流
奇特的造型中蘊藏著古老的智慧
古人稱之為欹(qī)器
器物在空體和滿水時會前傾
半水時才立得平穩(wěn)
古人常把欹器放在座位旁邊
提醒自己不要自滿

魚躍水中給湖泊河流增加生氣
這件遼代的青瓷飛魚形水盂也格外生動
魚上顎翻卷,尾部高翹如船,穿出雙翅
好像一條剛出水的游龍
古人用它來給硯池添水,助力筆走龍蛇

另一件瓷器則生動再現(xiàn)古時的對外交往
清廣彩開光西洋風景碗是外銷瓷的典型代表
碗上繪有遠洋帆船歸來裝卸貨物的圖樣
據(jù)考證來自德國梅森瓷廠的樣稿
海浪濤濤,見證了歷史上廣州十三行的興衰

這盞航標燈產(chǎn)自法國巴黎
在近代用于中國長江的航船上
舊時光隨大江東流去
航標燈進了博物館
如今長江黃金水道重煥發(fā)展光芒
水是生命之源,潤物無聲
滋養(yǎng)了文明,也塑造了人類的歷史
上善若水
歲月長河,悄然沉淀于青銅器皿的紋飾
萬家漁火,倒映在瓷器的圖樣與造型
水在陶罐、在青銅、在瓷器上……
留下永恒印記
水滋養(yǎng)萬物,在歷史長河中搖曳生輝

策劃:胡國香
統(tǒng)籌:王文源
記者:王辰陽、樊欣陽、武江民
設(shè)計:樊欣陽
學術(shù)指導:山西博物院對外交流部主任 楊蕓
中國航海博物館學術(shù)研究部主任 武世剛
鳴謝:中國航海博物館
遼寧省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
(責任編輯:盧相?。?/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