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5日報道港媒稱,摩根士丹利發(fā)表研究報告稱,中國將繼續(xù)清理銀行間業(yè)務活動、遏制信貸擴張使金融風險得到控制,采取不太可能擾亂經濟增長的良好“反周期”措施。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6月2日報道,“由于基數較高和政策支持力度下降,增長已達到頂峰,并將在未來幾個季度里減弱,”報告說,“盡管如此,由于外部需求強勁,私人資本支出增加,減緩幅度將不大?!?/p>
穆迪以中國的巨額債務為由自1989年以來首次下調中國的主權評級之后,圍繞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發(fā)展前景的爭論日益升溫。
相互沖突的指標也讓人質疑中國能否避免大規(guī)模的經濟衰退或金融危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發(fā)展中國家達到一定收入水平時經濟形勢陷入停滯。
從中國官方5月31日發(fā)布的5月份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指數來看,短期內,中國的工廠活動依然強勁。然而,6月1日發(fā)布的財新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指數11個月來首次降至“收縮”區(qū)。
在國內生產總值(GDP)2016年增長6.7%、今年一季度增長6.9%的情況下,中國政府正將政策重點從促增長轉向風險預防和去杠桿。中國在緩和貨幣收縮措施的同時加強銀行業(yè)監(jiān)管,說明北京未必會采取過火行為從而造成金融動蕩。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表示,金融收緊措施將延續(xù),但不太可能像2013年夏季的那種“信貸緊縮”。
他在一次媒體見面會上說:“監(jiān)管機構之間的政策協(xié)調同幾年前相比大有改善?!彼e例說,央行上個月在銀行監(jiān)管部門打擊表外活動之際及時注入了流動資金。
邢自強稱,當前的去杠桿舉措是“可控的收緊”。
中國的社會融資規(guī)模增量——對信貸的廣義衡量——在過去一年里減緩了兩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微微上調了同業(yè)拆借政策利率,并沒有大幅提高基準借貸或儲蓄利率。該投資銀行估計,今年剩余時間里同業(yè)拆借利率將再上升40-50個基點,以應對美聯儲的再次加息。
中國人民銀行早些時候稱它將利用中期貸款工具在6月初增加流動性。這是央行的一種溫和表示。
摩根士丹利的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切坦·阿亞說,中國可避免在近期受到金融沖擊,到2027年將達到高收入地位。
阿亞認為,中國的債務累積是產能投資過度造成的。這筆資本來自本國的過剩儲蓄,相比之下,一些東南亞國家依靠外債進行投資,導致它們陷入了1997年的金融危機。
阿亞說,中國經常賬戶順差、巨額外匯儲備和低通貨膨脹率,使政府“對資本成本的控制強于”亞洲其他國家,因此中國與眾不同。
他說:“中國央行注入流動性的途徑是購買債券和讓(拋售美元換來的)人民幣回歸金融系統(tǒng)。”

一位市民關注股市
(責任編輯:盧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