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構建多元化住房保障體系,推動全省住房保障工作高質量發(fā)展,近日,浙江省住房城鄉(xiāng)建設廳等5部門出臺《關于構建多元化住房保障體系推動住房保障工作高質量發(fā)展的指導意見》,于2025年9月25日起施行。
應對四大轉變 明確基本原則
據介紹,當前,浙江省住房保障工作已經從?;鞠虼侔l(fā)展轉變,從小范圍深度保障向大范圍適度保障轉變,從以面向本地戶籍居民為主向城鎮(zhèn)常住人口保障轉變,從以政府為主向政府、企業(yè)、社會力量多主體轉變。
為有效應對上述四個方面的轉變,指導意見明確了新時期住房保障工作的四大基本原則。
堅持規(guī)劃引領、分類保障。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聚焦各類群體住房困難和保障需求,優(yōu)先解決最困難、最需要群體的住房問題。
堅持租購并舉、以租為主。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優(yōu)化保障性住房供應方式,對住房保障對象宜配租則配租、宜配售則配售。
堅持盤活存量、優(yōu)化增量。充分利用存量土地和存量房屋資源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通過新建、改建、收購等方式增加保障性住房供應。
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充分發(fā)揮政府主導作用,強化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積極發(fā)揮市場機制作用,引導社會力量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運營。
指導意見提出,到2027年,浙江省累計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達到150萬套(間),住房保障政策加快完善,住房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到2030年,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多元化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形成,各類住房困難群體基本住房需求得到有效解決。
部署七大任務 夯實保障基礎
為進一步推動住房保障工作高質量發(fā)展,切實解決各類群體住房困難問題,浙江省聚焦核心環(huán)節(jié),系統部署了七大重點任務,為構建多元化住房保障體系提供實施路徑。
明晰住房保障對象,全面梳理保障需求。實施常住地提供住房保障公共服務,全面梳理各類住房困難群體,以城市為主體,進一步摸排住房需求,分類分層確定準入條件、保障方式、保障目標和保障標準,構建具有當地特色的多元化住房保障體系。
完善住房保障方式,提供多元保障選擇。對符合條件的城鎮(zhèn)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以及新就業(yè)無房職工、穩(wěn)定就業(yè)外來務工人員,可提供公租房或公租房租賃補貼保障;對符合條件的其他農業(yè)轉移人口、新市民青年人,可提供保障性租賃住房保障;對符合條件的工薪群體,可提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保障。
明確住房保障目標,分類實施住房保障。結合需要與可能,建立健全住房保障輪候機制,分類、分階段滿足各類住房困難群體基本住房需求。對城鎮(zhèn)低收入家庭、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以及新就業(yè)無房職工、穩(wěn)定就業(yè)外來務工人員,持續(xù)實現公租房或公租房租賃補貼依申請應保盡保;對其他農業(yè)轉移人口、新市民青年人,加快納入保障性租賃住房保障;對工薪群體,逐步滿足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保障需求。
規(guī)范住房保障標準,滿足基本住房需求。合理確定新建保障性住房的建設面積標準,公租房單套建筑面積最大不超過60平方米,保障性租賃住房以建筑面積不超過7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以中小戶型為主。合理確定保障性住房配租、配售價格,實現群眾可負擔、政策可持續(xù)。
多渠道籌集保障房源,增加房源有效供給。堅持以需定建、以需定購,鼓勵政府、國有企事業(yè)單位、村集體經濟、民營企業(yè)等各類主體,充分利用存量用地、存量房屋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鼓勵在城中村改造、危舊房改造等城市更新區(qū)域配套建設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
大力提升居住品質,提升宜居安居水平。新籌集的保障性住房項目,應優(yōu)先選址在公共交通便利、配套設施較為齊全區(qū)域。公租房、保障型租賃住房在租賃入住前,應提供簡約、環(huán)保的基本裝修,配置必要的生活設施,具備入住要求。支持專業(yè)化規(guī)?;》孔赓U企業(yè)參與運營管理。
加強使用監(jiān)督管理,推動實現公平善用。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全流程管理制度,細化申請、審核、配租和配售、退出等管理流程和政策指引。保障對象以家庭為單位只能購買一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購買的保障性住房實行嚴格的封閉管理,不得以任何方式轉變?yōu)樯唐纷》可鲜辛魍ā?/p>
此外,指導意見還明確提出加強政策支持、落實組織實施的具體舉措。在政策支持方面,要進一步強化用地保障、強化財稅支持、強化金融服務等;在組織實施方面,要落實地方住房保障工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制度、做好住房保障相關政策的宣傳解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