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老人陪孫女玩兒童滑梯時不幸摔倒,導致腰椎壓縮性骨折的新聞上了熱搜,骨骼健康一時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發(fā)生了骨折,有哪些注意事項?
首先,在感到疼痛但不確定是否骨折的時候應盡量避免移動,因為如果骨折后強行進行步行、跑步等運動會加重傷勢。
其次,輕度骨折或者微骨折并不需要手術治療,可使用石膏或者支架進行固定,防止骨頭錯位等二次傷害,之后骨骼即可逐漸自行痊愈;而相對更加嚴重的骨折則需要手術和藥物治療。
再次,進食補充營養(yǎng)也特別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認為骨頭湯具有“長骨”作用,而研究表明飲用大量骨頭湯會導致尿酸、血脂增高,對身體健康產(chǎn)生不利影響。多吃牛奶、雞蛋等含鈣高的食物有助于骨骼的痊愈,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也有益于身體健康。
如何避免骨折?
第一,老年人作為骨折發(fā)生的高危人群,應盡量定期到醫(yī)院檢查骨密度,出現(xiàn)異常時盡快遵從醫(yī)囑用藥治療,避免發(fā)生骨折情況。
第二,生活習慣也會對骨骼健康產(chǎn)生影響。如吸煙、酗酒、飲用碳酸飲料都會對骨骼健康產(chǎn)生不利影響。食用乳制品、豆制品、堅果類、海產(chǎn)品、綠葉菜等對骨骼健康具有促進作用。此外,在日常飲食中也要避免過量食用腌制食品及過于咸的食品。
第三,有規(guī)律的作息和適量的運動也是非常必要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不能過量運動,每天保持30~45分鐘的中等速度步行,每周進行1小時左右如羽毛球、廣場舞等稍微劇烈的排汗運動即可。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