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道108線忻州段改建工程小泉溝特大橋萬噸橋體轉體現(xiàn)場。記者張志遠攝
5月13日清晨6時15分,隨著兩組千斤頂同步牽引,國道108線忻州段改建工程小泉溝特大橋重達1.5萬噸的橋體緩緩轉動。經過64分鐘精密操控,這座“巨無霸”于7時19分精準嵌入預定位置,平面誤差僅8毫米,高程差5毫米,較設計允許偏差縮小超30%,標志著我省“十四五”重點工程全線控制性節(jié)點全面貫通,為2025年通車奠定堅實基礎。
據(jù)了解,此次轉體的橋體為上跨朔黃鐵路的現(xiàn)澆預應力混凝土箱梁,全長120米,梁面凈寬30.18米。施工團隊采用直徑4.35米球型鋼鉸支座與19束鋼鉸線牽引系統(tǒng),以每分鐘1.01度的速率推動橋體順時針旋轉76度。為攻克萬噸橋體自平衡難題,技術人員通過千斤頂稱重配重,并在梁體布設32處應力觀測點,實時監(jiān)測形變數(shù)據(jù)。轉體前,施工人員對滑道進行納米級打磨,鋪設四氟乙烯板并涂抹航天級潤滑劑,將摩擦系數(shù)降至0.03,相當于冰面滑行的阻力水平。
作為山西省投資規(guī)模最大(92.3億元)、里程最長(170.36公里)的國省干線改造項目,國道108線忻州段起于繁峙縣集義莊鄉(xiāng),終至忻太交界石嶺關村,設計行車速度8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25.5米,按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建設。全線貫通后,晉北至太原行車時間預計縮短40%,同時串聯(lián)五臺山、雁門關等文旅資源,助推太忻經濟區(qū)一體化發(fā)展。
隨著最后一處“卡脖子”節(jié)點打通,這條貫穿晉北的交通大動脈正式進入建設沖刺期,一幅區(qū)域協(xié)同發(fā)展的新圖景正徐徐展開。(記者張志遠)
(責任編輯:盧相?。?/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