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節(jié)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謝依特小學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愿者服務隊隊員回信,勉勵廣大青年“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fā)光發(fā)熱”。這封飽含深情的回信引發(fā)我省青年群體強烈共鳴。
謝依特小學距離邊境線僅47公里,地處偏遠卻承載著民族團結與教育振興的雙重使命。在這支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愿者服務隊中,來自山西師范大學、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山西大同大學等5所高校的12名應屆畢業(yè)生,跨越4000公里抵達帕米爾高原,用青春的腳步丈量祖國的熱土。
來自朔州市的志愿者李磊在支教日記中寫道:“剛來這里時,語言溝通上的障礙以及飲食習慣等曾一度讓我很迷茫,但當汽車駛進校園,看到孩子們的眼神,突然明白了來這里的意義?!睆慕邮职嗉墪r均分不到35分,到現(xiàn)在兩年的時間成績提升到70分以上,李磊坦言找到了她的人生價值?!傲暯娇倳浽诨匦胖泄膭顝V大青年為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這讓我熱血沸騰。未來我會繼續(xù)扎根西部,書寫屬于我的青春篇章?!彼拥卣f。
“在謝依特小學的每一天,我們都能真切感受到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感受到當?shù)厝罕妼逃钠谂?。”來自忻州市的志愿者裴高渲說,在未來的日子里,將繼續(xù)以胡楊般堅韌的精神,克服困難,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幫助孩子們樹立遠大理想。無論遇到什么挑戰(zhàn),定會牢記青年的使命,以實際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是對我們西部計劃志愿者的鼓勵和關懷?!眮碜耘R汾市的志愿者王天瑞說,接下來的日子里,將繼續(xù)努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積極投入到西部邊疆的建設發(fā)展中去,為祖國邊疆的穩(wěn)定繁榮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鼓勁下,在遙遠故鄉(xiāng)親人們的關愛幫助下,我們會更加干勁十足,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讓昂揚的青春與鄉(xiāng)村振興同頻共振?!眮碜陨轿鞯闹驹刚邆兊脑捳Z擲地有聲。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讓我們更加深刻認識到新時代新征程,做好青年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也更加堅定了我們?yōu)槲鞑坑媱澲驹刚叽詈闷脚_、做好服務的信心和決心?!眻F省委副書記米小兵介紹,自2003年西部計劃實施以來,山西省累計選拔了10518名大學生參與,其中9546人被派往新疆、兵團、西藏等地。多年來,我省西部計劃志愿者工作緊緊圍繞黨政工作大局,以項目為依托,堅持實踐育人,促進廣大青年成長成才。“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引導廣大青年志愿者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不斷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在服務西部和服務基層的偉大實踐中挺膺擔當。同時,我們將重點圍繞科技創(chuàng)新、鄉(xiāng)村振興等重點領域,努力做好崗位開發(fā),完善選育機制,實現(xiàn)精準對接,讓更多有志青年有機會在志愿服務的實踐中歷練自己、成就自我,為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米小兵說。
習近平總書記“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fā)光發(fā)熱”的號召,在三晉青年中激發(fā)強烈回響。作為曾經(jīng)的西部計劃志愿者,現(xiàn)工作于晉中市太谷區(qū)供銷合作社的楊露雅深受鼓舞?!霸诒鴪F志愿服務的兩年里,我見過北疆的雪,也吹過南疆的風,承擔過機關繁重的工作,也有幸體驗過支教生活?!彼硎?,兩年的西部志愿時光永生難忘,將不忘志愿初心,踐行志愿理念,繼續(xù)用所學所用所為投身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yè)。
“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歷練和成長’,正是我最深刻的體會?!碧砉ご髮W電氣與動力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王煜塵表示,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發(fā)光發(fā)熱,這不僅是地理的選擇,更是精神的坐標。作為多次參與南極考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將立足崗位,投身科研工作,以創(chuàng)新實踐回應時代召喚,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如春風化雨,浸潤著邊疆教育的沃土,讓我們心中的理想之火熊熊燃燒。”中建二局安裝公司太原武宿國際機場項目經(jīng)理吳闖表示,在鄉(xiāng)村振興的田野、科技攻關的實驗室、施工建設的現(xiàn)場一線,無數(shù)青年正以“強國有我”的擔當,將個人理想熔鑄于國家發(fā)展的洪流?!拔覀兊膷徫浑m平凡,但奮斗的足跡終將匯聚成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星辰大海?!眳顷J堅定地說。
當汾河岸邊的海棠花與帕米爾高原的雪蓮共同綻放,當晉商故里的民歌聲與柯爾克孜族的庫姆孜琴弦產(chǎn)生和鳴,12名山西青年和他們的小伙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中國青年的精神坐標,既鐫刻著“振興家鄉(xiāng)”的赤子之心,更升華為“胸懷天下”的格局擔當。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回信所指明的方向,當個人理想與國家命運同頻共振,青春必將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綻放最絢麗的光華。
本報記者李煉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