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昌宇
春暖花開,風(fēng)和日麗,正是外出郊游踏青的好時候。踏青,亦稱春游,是我國一種歷史悠久的節(jié)令性民俗活動。那么,歷史上的人們又是如何春游踏青的呢?
在古代,每當(dāng)?shù)搅颂炖蕷馇?、草長鶯飛的春季,青年男女就會自發(fā)走出戶外,借著踏青的機會結(jié)交新人,增進雙方的了解。先秦時朝廷還專門設(shè)立了“上巳節(jié)”,因選取的是夏歷三月的第一個“巳日”而得名。上巳節(jié)又稱“古代的中國情人節(jié)”,這一節(jié)日的設(shè)立大大方便了適齡青年男女在鳥語花香、綠意盎然的春天里談情說愛,可謂頗具人文關(guān)懷。
《詩經(jīng)》作為一部反映中國古代先秦時期社會面貌的優(yōu)秀詩歌總集,其中記載了不少當(dāng)時青年男女在春游時相識、相知,最后終成眷屬的故事,《國風(fēng)·鄭風(fēng)·溱洧》就是其中一首描述鄭國三月上巳節(jié)青年男女游春的詩歌。當(dāng)時在溱水和洧水兩條河岸邊上,“士與女,殷其盈矣”,前來郊游的鄭國男女絡(luò)繹不絕,熙熙攘攘,在一起結(jié)伴郊游的過程中,他們彼此通過互訴心曲、互贈信物來表達愛情,真可謂率性至極。
眾所周知,古時的大家閨秀和世族小姐們由于受到嚴格的禮教約束,未出閣的姑娘多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但若是到了春天,她們便也可以走出閨房,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借此放飛自己積壓許久的沉悶心情,去感受外面世界清新明媚、溫暖秀麗的大好風(fēng)光。
唐朝時期女子春游踏青蔚然成風(fēng),杜甫在《麗人行》中曾寫道:“三月三日天氣新 , 長安水邊多麗人?!蹦菚r女子們不光可以外出觀賞風(fēng)景,還能參加一些娛樂活動,如拔河、蕩秋千、蹴鞠等。杜甫的“萬里秋千習(xí)俗同”,歐陽修的“綠楊樓外出秋千”,黃庭堅的“穿花蹴踏千秋索”,這些詩句皆寫出了古代世家小姐們蕩秋千時的情景。讓人頗感意外的是,蹴鞠在我國古代竟然也是女子喜愛的春日休閑項目。明代錢福在《蹴鞠》一詩中就曾描寫過當(dāng)時女子踢足球的盛況:“蹴鞠當(dāng)場二月天,仙風(fēng)吹下兩嬋娟。汗沾粉面花含露,塵撲娥眉柳帶煙。翠袖低垂籠玉筍,紅裙斜曳露金蓮。幾回蹴罷嬌無力,恨殺長安美少年?!?/p>
事實上,在古代不僅僅是青年男女喜歡踏青春游,文人墨客同樣也很喜愛,他們甚至把春游當(dāng)成是一種陶冶情操的高雅活動。每到春暖花開之季,文人們便會邀上三五知己去郊外或是一些名勝之地游玩,一些手頭寬裕的人還會穿上自備的行頭。有“中國山水詩第一人”之稱的謝靈運堪稱當(dāng)時的“骨灰級驢友”,據(jù)《南史·謝靈運傳》中記載,他有一套專業(yè)的郊游“裝備”——曲柄笠和木屐。這里提到的木屐被當(dāng)時的人稱為“謝公屐”,它設(shè)計奇特,前后都裝有齒釘,“上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去其后齒”,可以說這是中國最早的登山專用旅游鞋。還有些玩性大的文人,為了解決野外無店家的窘境,甚至?xí)垙N師擔(dān)著行李跟隨?!陡∩洝分芯陀涊d了這樣一件事:一位蘇州文人覺得帶著鍋碗瓢盆去踏青賞花不僅麻煩還有失格調(diào),于是就想了個辦法,請一個賣餛飩的人跟著他們一同春游。這樣,文人們既賞了美景,又嘗了美食,真是兩全其美啊。
(責(zé)任編輯:盧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