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草綠,梨花風起正清明。今年清明小長假,群眾出行意愿高漲,文明祭掃、平安度假等相關工作和服務尤顯重要。對此,我市相關部門圍繞“平安清明 文明祭掃”的主題,創(chuàng)新服務載體,組織特色活動,細化便民措施,推動形成過節(jié)度假新風尚。通過部門聯動,啟動應急值守、聯合保障機制,通過線上與線下同步祭掃、街頭禁燒、園區(qū)禁燒、封山禁火等方式,確保清明祭掃安全、文明、有序。
倡導多元文明祭掃
近年來,綠色文明祭掃漸成清明新風尚。無煙祭掃、鮮花祭掃、網絡祭掃……這個清明節(jié),相關部門舉措創(chuàng)新、服務升級,開通“云追思”模塊,引導群眾選擇網上祭掃、追思小屋、鮮花祭掃、小型家庭追思等方式,進行文明低碳祭掃。各殯葬服務單位適時為群眾提供有償代祭服務,滿足部分異地群眾需求。各社區(qū)通過網格體系,提倡群眾環(huán)保祭祀,堵疏結合,推動城市生態(tài)文明建設。
在城區(qū)附近的一座陵園,經過管理員耐心宣講,前來祭掃的市民吳大爺被說服了,“清明祭祀就該清幽文明”,用自帶的紙錢免費換來一束菊花,放在親人墓前。
在另一座陵園,約3000平方米的松柏園蒼翠欲滴。父親去世后,市民解先生在此手植了一株柏樹,“這是父親的遺愿,也是我們全家人的心愿,看到這株柏樹,就會想到父親生前挺拔的模樣。”
在市郊的一座陵園,工作人員拎著花籃,趕到指定墓位,擦拭墓碑、獻上鮮花。這是該陵園推出的“代客祭掃”服務,緩解家屬不能親自來祭掃的遺憾。一位市民打開殯葬服務中心的微信公眾號,為去世的母親發(fā)送“清明”二字點亮心燈,再點擊頁面獻上一束花,還寄出有聲明信片:“我知道時光不能倒帶,再也見不到您。多少個夜晚,我在心中默念:愿您一切安好。”
預約出行合理分流
針對清明期間可能出現的“短時間、大流量、小空間、高密度”交通現象,相關部門提早謀劃,精心組織,采取措施,幫助群眾安全有序出行、祭掃。清明節(jié)期間,相關部門倡導廣大群眾提前自覺預約,合理安排祭掃時間,實現人員分流,削平祭掃高峰流量。各殯葬服務單位電話順暢,為外地群眾、老年人提供暖心服務。
4月2日一大早,市民郭女士驅車前往公墓?!拔覀兗胰颂崆巴ㄟ^微信,與墓地工作人員進行聯系,非常方便,能錯時錯峰、避開擁堵?!彼I了一束菊花,跟隨引導員進入墓園。在該墓園,有志愿者引導,同時免費提供小臉盆、小刷子等清掃物品。
多方聯動保障安全
清明節(jié)期間,公安交警部門工作人員會在主要祭掃場所及周邊增派民警,維護道路通行及祭掃現場秩序。
應急管理部門會在各主要祭掃場所派駐消防力量,隨時關注火情隱患,及時處置突發(fā)火情。
城鄉(xiāng)管理部門增派力量,及時清理群眾祭掃活動產生的各類生活垃圾,保持城市環(huán)境面貌。
交通部門及時關注交通路線,方便群眾綠色出行,同時建議群眾前往主要祭掃場所,進行低碳祭掃。
壓實安保明確責任
針對清明期間防火重點,我市公安、應急等部門齊抓共管,關口前移,重點做好祭掃場所及周邊人員分流、交通疏導、火源管控等工作,及時處置祭掃現場的突發(fā)情況。
各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居)層層落實屬地責任,加強轄區(qū)公益性公墓、集中安葬點的祭掃活動管理,安排專人負責祭掃活動服務保障和安全管理。同時,配合有關部門加大野外祭掃用火巡查力度,嚴防因祭掃用火引發(fā)安全事故。
距離雖遠,不能阻隔思念;情思雖濃,不能忽視安全。倡導文明、綠色祭掃新風,才能平安、有序過好清明假期。
(王秋玲)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