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靜
2005年9月,我以優(yōu)秀成績考入忻州市住建局,單位安排2006年3月上班。一上班,我被分配到局機關黨委,負責黨務日常工作,協(xié)助做好全系統(tǒng)的信息統(tǒng)計與錄入。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領域,與之前所從事的工作幾乎沒有聯(lián)系。
正當我發(fā)愁如何才能有效提升能力,盡快進入工作角色時,《忻州日報》刊發(fā)了培訓全市通迅員的通知。這樣的培訓對我來說真是一場及時雨,是難得的“雪中送炭”。盡管自己還不在通迅員的隊伍里,我還是想盡辦法,為自己爭取到了這次學習機會。授課的老師有高信生、韓少偉、楊峻峰等。他們精彩的授課內容,精湛的業(yè)務水平,讓我受益匪淺。我如同游入知識海洋的一條小魚,課間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而老師們總是不厭其煩,耐心解答。因為這些老師,我開始關注《忻州日報》,從此結緣《忻州日報》。
我從讀《忻州日報》開始,學習寫稿和編輯,遇到困惑時,就去報社請教這些老師和其他編輯記者。每一次他們都能給我進行詳細講解,從新聞的專業(yè)角度結合工作實際,教我如何寫好一篇稿件。這樣耐心地對待一個普通的寫作愛好者,常常讓我很受感動,有時甚至激動得會偷偷抹眼淚。
緣于這樣一種或感動或感恩的情愫,除了認真完成單位的新聞稿件外,業(yè)余時間我常常會寫一些生活中的感悟,投稿《忻州晚報》。2006年7月17日,《忻州日報·晚報版》刊登了我的稿件《第一個月的工資》,之后我收到了一些讀者的來信,也收到了相應的稿費,后來《忻州日報·晚報版》又刊登了我寫的《生活的慣性定律》《月光是一種語言》等多篇文章。
《忻州日報》為我的工作和生活開啟了一扇不同尋常的窗。通過這扇窗,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是五彩斑斕的;也是通過這扇窗,開啟了我的文學夢。這夢雖然來得晚了些,卻點亮了我的精神世界,更加堅定了我對生活的追求,加深了我對生活的理解,我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
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會用文字進行情緒的宣泄。這些文字,讓我感悟人生;這些文字,也多多少少給予了讀者一定的激勵。當這些文字被刊發(fā)出來時,我會沉浸其中,享受這樣的喜悅。時光流轉,在《忻州日報》的陪伴下,我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連續(xù)多年被單位評為先進工作者,好多稿件被省住建廳采用。令我欣慰的是,我在文學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也收獲頗豐。
《忻州日報》如細雨,滋潤著我的心田,一直在我身邊無聲地陪伴著。她激勵我在工作上奮發(fā)有為,在生活中知足常樂,在為人處世上為別人著想。
因工作結緣《忻州日報》,在她的陪伴下,我一直走到現(xiàn)在。感恩《忻州日報》的溫暖陪伴,正是她的指引和鼓勵,讓我不斷成長,不斷進步,成為了有益于社會的人。
亳不夸張地說,《忻州日報》是我的人生導師,她用無聲的語言,教會我許多專業(yè)知識,也讓我增添了面對困難的勇氣。在她面前,我學會了用文字描寫生活,用文字表達情感?!缎弥萑請蟆?,感恩一路有你的陪伴,感恩一路有你的相隨。
(責任編輯:梁艷)